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大学招聘“奥运冠军”当老师,是个好事情|新京报快评

时间:04-11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83

大学招聘“奥运冠军”当老师,是个好事情|新京报快评

杭州师范大学慎园操场。图/杭州师范大学官网近日,有条招聘教师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火了。据上游新闻报道,杭州师范大学上个月发布的招聘启事中,体育教师岗位的具体要求是“获得过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”。对此,不少围观网友表示,“太厉害了”“不拿奥运冠军,谁本科能进杭师大当老师啊”。把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的要求写进招聘启事,确实非常吸引眼球。也有媒体去求证,这则招聘的确存在。据学校工作人员说:“这个也是很正常的,像苏炳添这些名将不也是在高校当老师吗?正好今年是杭州亚运会嘛,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引进一位奥运冠军级别的教师。”不过,学校也表示,目前还没招到。那么,“世界冠军”“奥运冠军”的要求很高吗?倒也未必,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体坛的金牌大户,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自然也越来越多。如果学校真的是“下血本”引才,相信会有回应的,世界级运动员在中国已经不那么稀缺了。而且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曾经的冠军选手能去高校任教,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圆满的出路。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的头衔,并不能保证运动员可以一直处于“人生巅峰”。根据媒体梳理,很多冠军退役后不过是过上普通人的生活,甚至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境遇凄凉。所以,如果高校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妥的再就业渠道,其实对于保障运动员权益、鼓励人们从事体育,也是有帮助的。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岗位的具体要求是“获得过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”。很多运动员也确实选择了这条路,在暨南大学担任副教授的苏炳添就是其中一例。此外,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退役后入职北京师范大学,女排奥运冠军林莉在福建工程学院任副教授,跆拳道奥运冠军罗微也在中山大学任教等。而杭州师范大学也已有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加盟。可以看出,奥运冠军和高校的强强联合已渐成趋势,而“本校老师”是奥运冠军,对于大学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极大的提振。因此,招聘奥运冠军进大学当老师,无论对运动员还是对大学来说,都是一件好事情。不过,也要防止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急功近利、舍本逐末,把招揽冠军变成单纯的形象塑造,而忽视了与教学科研本身的嵌套。就以杭州师范大学工作人员提到的苏炳添为例,抛开头衔,他依然是一位合格的老师:他兢兢业业地给学生上课,还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,很自然地胜任了大学老师这个岗位。可见,一位运动员是不是适合成为大学体育老师,和头衔并不必然相关,一位成绩平平的运动员,也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练、老师、科研人员。如果只把目光瞄准运动员头顶的光环,忽视了其他素质的考察,导致冠军沦为了学校的花瓶、摆设,那终究只会是一时的热闹,并非长久之计。“冠军”终究不是学校代言人,其本质上还是大学老师。所以,引才固然重要,但这不能停留在风风光光地发几篇招聘启事,关键是运动员的专业素质、拼搏精神如何转化到教学中去,如何成为学生可以实实在在接触到的“师资力量”。这并不比招揽冠军容易。学校的教学安排、人才培养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,以适配冠军到来之后的变化。这些,还需要学校把目光放长远,为冠军也为自身发展,打开更大的空间。撰稿 / 夏研(媒体人)编辑 / 刘昀昀校对 / 刘军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